老司机都知道,车辆行驶在水泥路面上,一旦有水就容易打滑,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就更容易带来危险。近日,记者从株洲高速公路管理处了解到,经过24天的忙碌施工,对株洲高速7座长隧道进行升级改造,株洲境内所有隧道全部步入“沥青时代”。
据了解,这次施工的7座长隧道主要集中在莆炎高速和武深高速茶陵、炎陵境内,因为运营时间比较长,在交通荷载和自然环境作用下,部分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抗滑性能和平整度明显衰减,对过往车辆的行车安全和舒适性产生影响,亟需进行病害处治。
由于这7座隧道辖属三地,为此,株洲高速公路管理处相关人员多次往返茶陵、炎陵、桂东等地进行协调,并针对每一座隧道分别制定了交通组织方案。
据了解,此次施工实行桥隧所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监理人员现场驻守制,科学组织,倒排工期,确保工程进度。在有利推动工程施工进度的同时,施工单位也严格按照设计和标准进行现场管理,强化原材料的收集检测,针对在精铣刨、抗裂贴、沥青混合料摊铺和压实施工等工艺中容易被忽视的环节采取多点随机检查和试验,保障工程质量。“它的路就平稳了,抗滑性就高了,特别是下雨天,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是不同的,像水泥路面经过时代的久远,下雨天就会滑,沥青路面基本上不会了,它的路就平稳了,抗滑系数就比较高。”
同时,记者了解到,目前株洲高速境内的短隧道早已经升级改造成了沥青路面,而随着这次7座长隧道全部升级改造,株洲境内的所有高速隧道全面步入“沥青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