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沥青网 - 沥青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工程建设 | 国际资讯 | 国内资讯 | 机械资讯 | 沥青原料 | 沥青制品 | 企业报道 | 行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专题报道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专题报道 > 特写丨济南历山路沥青铺路工:裹着“双层加厚”困了就眯一会
B.biz | 商业搜索

特写丨济南历山路沥青铺路工:裹着“双层加厚”困了就眯一会

信息来源:l-q.com.cn   时间: 2020-01-04  浏览次数:29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6日讯 凌晨十二点,大多数人早已进入了梦乡。但是在济南历山路,伴随着轰隆轰隆的巨响,上百名工人们正分散在这条南北大动脉上,铺设沥青,画标识线,梳理管线。加热机、整形机、料车、摊铺机、压路机组成序列“一”字排开,轰鸣声不绝于耳。

特写丨济南历山路沥青铺路工:裹着“双层加厚”困了就眯一会

为时一个月,历山路迎自2007年大修以来的最大一次修整。施工方负责人刘锐说,“相当于重新建了一条路。”

特写丨济南历山路沥青铺路工:裹着“双层加厚”困了就眯一会

为了不干扰、不影响市民通行,历山路整修工作均在晚上进行。施工期间,每到夜晚十点,工人便迅速集结起来,最多时达到400多人。

李桐是这400多名工人中的一员,负责监理沥青的铺设工作。

特写丨济南历山路沥青铺路工:裹着“双层加厚”困了就眯一会

今年36岁的李桐是济南人,2005年来到现在的公司,专门从事沥青铺设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

相较于工作中的大大咧咧,面对镜头,李桐却有点难为情:“忙得已经四五天没刮胡子了,可能不太上镜”。

特写丨济南历山路沥青铺路工:裹着“双层加厚”困了就眯一会

这次历山路施工采用了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等级技术——沥青路面现场地热再生技术,这也是济南城区道路第一次大规模使用该技术。而能操作这台国际先进机器的工人并不多,李桐算是一个。

特写丨济南历山路沥青铺路工:裹着“双层加厚”困了就眯一会

 “沥青摊铺有一定技术要求,根据设计要求来控制厚度,上下最多浮动5毫米,不能多也不能少,不然厚度会不均匀。还得看碾压程度,需不需要找平,这些都需要我们一点一点把关。” 李桐表示。

初冬的冷风吹得他的嘴唇干燥起皮。“忙起来就想不起来喝水了,”他说着,拿出装在衣服兜里的保温杯,喝了一口水。

从10月中旬历山路修整以来,李桐每天中午一两点开始上班,整理晚上施工的资料。晚上十点钟开始,一忙就是一整晚,早晨6点多收拾完工具再回公司,七八点钟回家睡觉。历山路修整以来,他每天睡眠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

“困了怎么办”

“困了就眯一会儿。”

“在哪儿眯呢?”

“坐在路边的马路牙子上,眼睛合上就眯。”

“那不冷吗”

“不冷。”李桐向记者展示了他“双层加厚”的外套。

长时间的昼伏夜出,让他与家人的见面都非常少。李桐告诉记者,他和妻子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面了。“我下班回家她就已经上班去了,我上午睡一觉醒了,大约1点半到2点到公司,她还没有下班。”

对于这样的工作和生活现状,李桐早已习惯。他说,自己是本地人,能每天回家,情况还算是好的。很多外地的同事,基本上一年只回家一次。

特写丨济南历山路沥青铺路工:裹着“双层加厚”困了就眯一会

刚刚铺过沥青的路面,温度能达到将近200度。热气升腾上来,正好中和了冬夜的冷,工人们热火朝天,后背还在冒着汗。

凌晨十二点之后,街上只有路灯和霓虹灯在闪烁,路上的车越来越少,但是机器的轰鸣声和工人忙碌的身影,却一直在继续。

闪电新闻记者 崔冬梅 刘杰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沥青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