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公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铁路和航空越来越发达,但是公路仍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发展最基础的一个条件。“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不无道理。我国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是得益于公路的发达,交通便捷。
然而,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同样是使用沥青铺路,日本的道路平平整整,崭新如故,而中国的却有许多补丁,看起来不雅观,这是为何?
首先,就是工序上的不同了。日本在修路的时候,通常是先规划整齐形状,然后截取一段的距离重新翻修。把原先的道路清理干净之后,工人们再一层一层用柏油慢慢加厚,再用压路机反复碾压,确保压得平平整整,道路的施工大多以100米为一个作业单位,分段推进。施工、监测、交通疏导,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专人负责。
不过,这样费时费力,但是道路的使用寿命很长,减少了后期维护的费用。相比之下,中国的修路,像是“拆了东墙补西墙”,追求效率以及尽快修好道路,有的直接用水泥修补沥青路,有的往坑洼里直接灌柏油,修出来的道路像是一个个补丁,非常不雅观。
除此之外,计划不完善也是一个原因。有时候道路刚施工完,为了铺设线路和各种管道,就开始凿路,地下电缆、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通讯电线等等来回地折腾,道路还不得变样了?
而且,一些马路的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道路质量不过关,再加上大型车辆的碾压,长久下去,道路还能好到哪去。